筑牢脑血管疾病的七道防线!
所谓的“脑血管病”是指:脑血管破裂出血或血栓形成引起的,以脑部出血性或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又称“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俗称“脑中风”。
脑血管病变将引发卒中,导致痴呆、残疾,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因此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非常重要。临床上导致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很多,其中一部分是不可控的,如年龄、性别(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发病)、家族史(父辈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者更容易发生脑血管事件)。但也有很大一部分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是可预防的。
1.高血压:高血压是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脑卒中的风险随血压水平的升高而上升。
高血压的治疗应包括改善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血压水平调整的目标值为<140/90 mmHg,降压药物应根据患者特点和耐受性进行个体化治疗。提倡家庭自测血压来改善血压控制水平。
2.糖尿病:是脑血管事件最常见的独立危险因素,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是普通人群的2~3倍。
3.高血脂:高血脂可导致动脉管腔狭窄,从而改变血流动力学运动,可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
4.吸烟:烟草中含有20多种有毒物质,首当其冲的就属尼古丁。香烟中的尼古丁可以使血管痉挛、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还可以加速动脉硬化,并促进血小板的聚集,使血液凝固性和粘稠度增高,以致血流缓慢,为脑血管病的发生创造了条件。资料表明,烟瘾大、吸烟时间长、吸烟量大者,其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2.5倍。
5.肥胖:有研究表明,肥胖与超重均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膳食中饱和脂肪酸及钠摄入与脑卒中呈正相关,是人群脑卒中病死率的主要决定因素。一般而言,脂肪摄入每天不超过50克为宜,且饱和脂肪酸所占比例不宜过高。
6.缺乏运动:经常坚持运动还能够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预防心肌梗死,帮助消除过多的三酞甘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缺乏运动会导致肥胖心肌耐受力减弱。
7.精神紧张:精神过度紧张容易影响脑边缘系统正常活动。边缘系统是属于动脉正常供血区的边缘部分或称分水岭区,是供血的薄弱环节。脑血管病时,不容易建立起有效侧校循环,当脑血管病发作时易损害边缘系统。
2018-07-15 14:59
好医友小编
联系医学顾问
医学顾问微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