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20多岁女孩竟被查出食管癌,就是因为这些习惯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食管癌,且发病趋于年轻化。有位20多岁的苏州姑娘,因为“吃”患上了食道癌,而她生活中的习惯很多人都有!
这位姑娘最近感到吞咽有梗塞感,胃部还经常疼痛。她以为是工作太劳累导致的,只是自行购买药物服用。然而,不适的症状没有缓解,反而加重了。
小周前往医院检查后才发现,自己竟然患上了食管癌。据了解,小周从10多岁开始,生活方式就和大多数人不一样了。因为她是个“烧烤控”,一星期至少要吃两、三次。
据医生介绍,烧烤就是吃得“太烫”、“太辣”,加上“饮酒”,都是食道癌高发的重要原因!
1、烫
正常情况下,口腔和食道的温度多在36.5℃~37.2℃,能耐受的高温也只在50℃~60℃。
在接触到65℃以上的热食、热饮时,食管黏膜就会有轻度灼伤。受伤了,组织细胞便开始新生。但如果经常烫伤口腔和食道黏膜,会引起食管黏膜的慢性炎症反应,从而增加了食道癌变的风险。
2、无辣不欢
过于辛辣的食物容易损伤食管上皮,引起上皮细胞变性,造成黏膜炎症,影响细胞核酸代谢,增加致癌物的敏感性,有可能促使食管发生癌变。
3、吸烟喝酒
都知道吸烟可以致癌,这也包括食道癌。烟草中的很多致癌物质能够随唾液或食物进入食管,久而久之攻击食管粘膜,引起食管癌。
而烈性酒对食管黏膜造成物理性的刺激损伤,会直接在食管黏膜上留下瘢痕。
4、腌制、霉变食物、烤炸食品
腌菜、霉变的花生中容易产生黄曲霉素或亚硝酸盐,它们对食管黏膜造成的是化学性损伤,这种损伤会直接形成点状病变,然后面积越来越大直到癌变。
另外,烧烤、油炸食品等也含有很多亚硝酸盐等致癌物。
出国看病专业机构好医友提醒:根据上海市抗癌协会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推出的2019版《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指出,年龄>40岁,并符合下列任一项危险因素的,属于高危人群:
1、来自我国食管癌高发区;
2、有上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反酸、进食不适等症状;
3、有食管癌家族史;
4、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
5、具有食管癌高危因素如吸烟、重度饮酒、头颈部或呼吸道鳞癌等。
建议这些高危人群定期去医院进行检查,平时不吸烟或喝酒,合理饮食,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增强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2019-10-11 16:30
好医友小编
联系医学顾问
医学顾问微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