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乱动这些痣,容易癌变!
痣,是黑色素聚集的产物。有时黑色素细胞分布得不均匀、聚集到了一起,会让这一小块皮肤颜色特别深,也就是“痣”。那么,痣是否有癌变风险,该如何识别呢?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防癌呢?
一、如何识别痣的癌变信号?
新长出的痣,受紫外线、遗传因素影响。黑色素不止受先天遗传影响,还受紫外线的影响。如果总是受到紫外线的照射,皮肤为了保护自己,就会大量分泌黑色素,如果恰巧他们聚集在了一起,就会长出新痣。
皮肤由最外边起保护作用的表皮层和深处的真皮层组成,痣处于哪一层,和它有没有癌变危险有着很大的联系。
娘胎里带来的痣,大多数都是“交界痣”,它的边缘很清晰光滑,大多数是棕色或黑色的斑块,或稍微隆起于皮肤,直径多数在0.6cm~0.8cm之内,一般是圆形或椭圆形的,上面不会长出毛发。但在脚底、手掌、外生殖器的“交界痣”,存在一定的癌变可能性。
新长出来的基本上都是“皮内痣”。这些痣一般都是半球形的,直径小于1cm,有时候还能看见中间有一根或者几根毛发,基本上不会癌变。
痣突然凸起了,是癌变的征兆吗?这可能只是痣在皮肤里“移动”。青春期后,会有一部分娘胎带来的“交界痣”,跨过交界,进入真皮层,变成比较安全的“皮内痣”,而“皮内痣”的特点,就是向外凸起。
在“交界痣”还没有进入皮内时,既保留了一部分“交界痣”的特征(黑、外面有层平滑的晕),又有一部分“皮内痣”的特征(凸起),我们叫它“混合痣”。这种痣一般没有癌变风险,但还需要密切监测。
痣的颜色是深还是浅,和恶性的关系不大,但痣的颜色不均匀、深浅不一,比如中间深、旁边浅,就有可能是恶性的。
大于0.6cm的痣,或痣的体积在原来的基础上迅速增大,颜色突然加深或变得不均匀,大痣周围出现很多小痣,或者痣出现出血、破溃、痒、痛等症状,要谨防癌变的可能,及时就医。
二、有些痣,乱动容易癌变
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痣。绝大多数的痣能与人和平相处,长年相安无事,但也有一些痣,可能会突然恶变。
色素痣在医学上称作痣细胞或黑素细胞痣,是表皮、真皮内黑素细胞增多的表现。人们平时常见的黑痣、褐痣、黄痣等,都是色素痣。色素痣经过外伤、反复摩擦,或者长时间暴晒等因素,存在癌变的可能。
与其他的皮肤癌相比,黑色素瘤是比较“恶”的一种,病情发展快、容易转移,死亡率较高。如果能在早期发现,通过正规治疗,黑色素瘤的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如若是晚期,预后就非常差,不到10%。
大多数色素痣增生缓慢,或持续多年无变化。除影响外观外,对身体健康没有任何影响,一般不需要治疗,但有些色素痣则要特别重视。首先是直径4毫米或6毫米以上的痣,如果被随意抓挖,发生恶性黑色素瘤的几率就会升高。
其次是长在特殊部位的痣,位于鼻腔、口腔黏膜、手掌、足底、脚跟、肛门、生殖器等部位的色素痣,由于经常摩擦,容易发生恶变,生长在头部、颈部的,因长期阳光暴晒,病变风险也会增大。
出国看病专业机构好医友提醒:如果这些部位的痣面积或体积突然增大,或近期突然颜色变深、变黑,比如褐色突然变黑或变蓝;痣突然出血破溃;黑痣四周出现新的小黑点,就应尽早到医院诊治。
2019-12-13 14:16
好医友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