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医学顾问:400-886-0922 (24小时在线)
首页 > 医学资讯 >

担心染上丙肝,检测该咋做?看看美国疾控中心怎么说

医学资讯 | 阅读量:

7.28是第十个“世界肝炎日”,今年的主题是“积极预防,主动检测,规范治疗,全面遏制肝炎危害”。

在中国,慢性病毒性肝炎每年导致约38万人死亡。今年新冠疫情来势汹汹,但其造成的死亡病例远比不上病毒性肝炎,它每天依然夺去数千人的生命。

相较普通人群,医务人员罹患丙型肝炎的几率要高60%,而直接和血液相关的医务人员的感染几率更达到普通人群的3倍。

医务人员常在无意间接触患者的血液或传染性体液。在照护病人时,医务人员可能因被使用过的针头刺伤,或因溅入眼睛或口腔的血液或体液,而接触到丙肝病毒(HCV)。据估计,每年全球有近百万医务人员由于针刺伤而暴露于HCV,造成16400人感染。

近日,美国疾控中心为可能职业接触丙肝的医务人员提供了暴露后检测和临床管理的建议。报告指出,在暴露后应尽快(最好是在48小时内)对源患者和医务人员进行检测。

这份报告对非医务人员预防丙肝暴露同样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

源患者检测

该报告为最初的源患者检测提供了两个选择:

选项一(首选):检测丙肝病毒RNA。

选项二:丙肝病毒抗体筛查;如果结果为阳性,再检测丙肝病毒RNA。

所有丙肝病毒抗体阳性的源患者,均应通过核酸检测来测丙肝病毒RNA。如果呈阳性,但RNA水平低于测定的定量下限,则结果报告为

如果已知或怀疑源患者最近有感染丙肝病毒的行为风险,或风险无法可靠评估,初始检测应包括丙肝病毒RNA核酸检测。被急性感染的患者通常在接触后1-2周就可检测到丙肝病毒RNA水平。被确定为丙肝病毒抗体阳性或RNA阳性的源患者,应报告给当地卫生部门,并根据转诊建议进行临床管理。但要注意,在低风险人群中存在丙肝病毒抗体假阳性的情况。

医务人员的检测可与源患者的检测同时进行,也可先后进行;医务人员的后续检测应由源患者的状况决定。

如果源患者丙肝病毒RNA阳性或丙肝病毒抗体阳性,且核酸检测不可用,或感染状态未知(如当HCP受到垃圾中的针头经皮损伤时),应尽量(最好在48小时内)进行后续检测。

如果暴露于丙肝病毒抗体阳性、RNA阴性源患者的血液或体液,则不建议进行后续检测,因为这表明感染已清除或治愈。

检测医务人员

▽初始检测

丙肝病毒RNA结果呈阳性的医务人员,应按目前已有的丙肝病毒感染病例接受治疗。

如果初始检测结果是病毒抗体阳性、RNA阴性,可能表明是先前已清除的感染。因此,如果根据源患者的检测结果,需要在当前暴露的情况下对医务人员进行后续检测,则应检测RNA。

▽不推荐常规PEP治疗

经皮接触(0.2%)和粘膜接触(0%)传播丙肝病毒的风险很低,考虑到潜在的副作用,不建议常规采用直接抗病毒药物(DAA)疗法进行紧急阻断(PEP)治疗。DAA疗法在根除急性和慢性感染方面非常有效,应及早发现新的丙肝病毒感染,并进行检测和治疗。

▽暴露后3-6周测试

如果源患者RNA呈阳性,或源患者检测没有进行或无法进行,则医务人员应在暴露后3-6周进行RNA核酸检测。如果源患者的抗体呈阳性,且没有做RNA检测,也应进行此测试。

▽暴露后4-6个月测试

对建议进行后续检测的所有医务人员,应在4-6个月时进行最后一次抗体检测,如果阳性,应进行RNA检测。任何时候只要出现急性丙肝病毒感染症状,暴露者也应进行RNA检测。

对暴露后4-6个月检测仍为阴性的医务人员,无需进一步随访。但对于那些在4-6个月时抗体结果阴性,免疫功能低下或患肝病的患者,可考虑进行RNA检测。

2020-07-29 15:34

好医友小编

联系医学顾问


看不清?点击更换

医学顾问微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