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掌门人心梗6年后去世!死去的心肌,还能重生吗?
近日,被称为韩国“经济总统”的三星掌门人李健熙在三星医院去世,终年78岁。
据媒体报道,2014年5月,72岁的李健熙曾在家中突发心梗入院,接受了心肺复苏、支架置入等急救,病情控制后又接受了长达6年多的住院康复治疗。这次病情恶化,经抢救无效去世。
心梗发生后,人体到底经历了什么?心脏还有办法完全康复吗?
◎ 心梗后,身体发生了什么?
有人认为,心梗就是血栓堵了心脏血管,及时把血管打开不就好了?如果真这么简单,韩国首富会住院6年多还治不好?
有句话说: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这是因为,心肌细胞是不可再生资源,大部分心肌损伤是不可逆的。
心梗发生时,心脏不能有效地泵血,心肌细胞会受损并大量死亡。心肌损伤程度,取决于梗塞的心肌面积、动脉打通的时间等。及时疏通堵塞的冠状动脉,让心脏重获血供,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开通血管的理想时间是发病后120分钟内,每晚1分钟,就会有大量心肌细胞死去。
即便抢救过来,心肌损伤愈合也会形成瘢痕组织。瘢痕组织的收缩、泵血功能,也远比不上健康心肌组织,心脏供血的效率会受影响。而心肌功能丧失的程度,取决于瘢痕组织的大小和位置。
心梗治疗后还会面临多种严重后遗症,如心衰、心律失常等。手术成功后,往往还需要进行密切监护。
我国每年约有35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心梗患者约250万。如今,随着冠脉介入手术(PCI)和抗凝药物等治疗手段的普及,越来越多心梗患者得以幸存,这群人值得关注。
其实,经过适当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及心脏康复,“幸存”的心肌可以慢慢振作起来,心脏功能也可得到一定改善,并防止发生进一步损伤。
◎ 心脏康复:让受损心肌重新“振作”
在美国,患者心梗发作后,医护团队会提供心脏康复指导,包括运动康复、健康教育、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特别是戒烟、饮食干预及心理疏导。《JAMA Network Open》发表了一项研究:首次心梗后一年内戒烟的患者,死亡率比未戒烟者低70%以上,体现了戒烟对心脏康复的重要性)。
《美国心脏协会杂志》曾发表了一项涉及2万多名心梗患者的研究。研究除关注用药情况(降压药、抗血小板药、降脂药)外,也关注血压、低密度脂蛋白(LDL,即坏胆固醇)控制及戒烟等生活方式干预情况。
结果发现,每多遵守一条心脏康复指导建议,死亡风险就会降低8-11%;遵循所有建议的患者比遵循最少建议的患者死亡风险降低了39-43%。
其实,心脏康复在住院时就已开始了:
1、院内康复: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床边康复,如起身、活动关节,在病房或走廊散步等。
2、院外早期康复或门诊康复:心梗后1年内,可在门诊或在家中进行康复,包括运动康复、营养支持、呼吸锻炼、疼痛管理、预防用药、心理疏导、睡眠管理、戒烟指导等。
3、运动康复:一般以有氧训练为基础,力量训练、柔韧训练为辅。可选择健走、骑行、游泳等项目,也可选择球类运动、太极拳、武术等。注意运动康复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4、院外长期康复:心梗发生1年后,定期复查,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维持健康生活方式和运动习惯,干预心血管危险因素。
◎ 干细胞疗法:让心肌重获新生
对于心梗后发生严重心衰的患者,心脏康复治疗的选择有限,不少患者只能考虑心脏移植。但心脏移植不仅成本高昂,风险极大,而且要找到合适的捐献者谈何容易。
而干细胞疗法可改善心梗后的心脏功能和血管再生,为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来修复因心梗而受损的心脏带来了希望,有望替代心脏移植,同时恢复受损心肌和血管活力。
国际知名心脏病临床专家、心脏干细胞治疗领域领军人物、西达-赛奈医疗中心心脏移植联合主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医学院临床教授Ernst R. Schwarz(恩斯特·施瓦茨)博士,在干细胞疗法治疗心梗后心衰方面造诣深厚。
早在1998年,施瓦茨博士便已开创了心脏干细胞疗法,发表了多篇关于心脏干细胞治疗的研究论文。近年来,他联合全球各地心脏领域权威专家共同开展干细胞治疗和保健项目,利用自体干细胞配合独特程序和生物因子配方,可有效促进心肌细胞更新,改善心肌功能。
去年,施瓦茨博士接诊过一名2年内2度心梗发作的23岁小伙。虽然成功抢救,但小伙不幸患上了收缩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医生建议他做心脏移植。但在接受了18个月的干细胞治疗新方案后,小伙的心脏完全恢复,不再需要治疗。如今,他已大学毕业,身体健康,甚至可以毫无障碍地在运动场上奔跑。
施瓦茨博士出席好医友中美远程会诊
在全球疫情的特殊时期,通过好医友,国内心梗后心衰的患者不用出国看病,就能与包括施瓦茨博士在内的近万名美国权威专家实现“面对面”会诊,获取国际前沿的治疗方案。
2020-10-27 14:45
好医友小编
联系医学顾问
医学顾问微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