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医学顾问:400-886-0922 (24小时在线)
首页 > 医学资讯 >

不能做手术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如何做到治愈?

医学资讯 | 阅读量:

  肺癌Ⅲ期被称为肺癌局部晚期,其中25%的非小细胞肺癌肺癌患者,发现时就已经是Ⅲ期。

  这时的肿瘤细胞尚未转移到全身,仅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但还没有远处转移;亦或者是肿瘤本身可能比较大、或已经侵犯胸壁。

  目前肺癌Ⅲ期是以“治愈”为目的,条件允许下,医生会尽可能的为患者做切除手术。

  但根据临床医生表示,肺癌Ⅲ期的肿瘤虽未扩散出胸腔,但大约仅36%的患者可以手术,剩下的64%常因肿瘤细胞侵犯淋巴及浸润情况严重,导致无法手术治疗。

  问:无法开刀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有什么治疗方案?

  答:除了要尽可能的控制疾病,还需要在副作用、进展的前提下,尽可能积极治疗,除了传统的化疗、放疗,还可以考虑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和新辅助治疗。

R-C.jpg

  ▌放化疗

  Ⅲ期不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如果身体条件许可,标准治疗是给予化疗同步胸部放疗。

  在接受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放疗计划和积极的支持治疗,同时避免治疗的中断或剂量的降低。

  过去几十年放化疗是唯一手段,然而Ⅲ期不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在放化疗后的疾病复发率为20-30%。

  因此在疗程结束后,仍然需要观察疾病、定期影像复查以监测病情进展。

  ▌免疫治疗:度伐利尤单抗

  近年加入肺癌治疗的免疫疗法,有机会翻转Ⅲ期不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命运。

  免疫治疗PD-L1抑制剂通过破坏癌细胞与免疫细胞之间的互动,使免疫细胞成功辨认癌细胞,并进行清除癌细胞,达到治疗目的。

  在2021 ASCO发布PACIFICⅢ期临床试验,肺癌Ⅲ期的患者在接受放化疗之后,使用度伐利尤单抗(I药)治疗,其5年总生存率为42.9%,而安慰剂组为33.4%。

  此外,在疗程最长为一年的治疗后,接受度伐利尤单抗(I药)治疗的Ⅲ期不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33.1%的患者在入组5年后仍未出现疾病进展,而安慰剂组为19%。

  目前度伐利尤单抗(I药)已在国内获批,用于“以根治为目的,在放化疗后的Ⅲ期不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治疗”。

  小编在整理资料时发现,有文献表明如果Ⅲ期不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如果存在EGFR基因或HER2基因突变,那么使用度伐利尤单抗(I药)治疗的效果一般。

  但该文献试验样本量少、试验时间也未达标,结果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能肯定的是,免疫治疗为疾病患者提供突破性的治疗方案,给予了不可切除的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愈的希望,患者因此能与主治医师讨论更多的治疗方案。

  ▌靶向治疗:阿帕替尼

  靶向治疗不仅能有目标性的抑制肿瘤细胞的发展,通过抑制癌基因信号、延缓肿瘤进展,让Ⅲ期不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带瘤生存、肺癌慢病化。

  靶向药除了常见的TKI药物,还有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其作用原理与一般的TKI药物又有所区别,通过阻断供给肿瘤细胞养分的血管,从根本上直接诱导肿瘤细胞死亡。

  在我国有份研究显示Ⅲ期不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阿帕替尼联合同步放化疗后,中位PFS为13.47个月、中位OS为26.6个月,而放化疗组的中位PFS为10个月、中位总生存期23.3个月。

  这意味着,阿帕替尼联合同步放化疗对总生存期能有效延长。

  在另一项研究针对两者的不良反应做深入的研究显示,阿帕替尼联合同步放化疗的副作用率为13.33%,显著低于放化疗组40%。

  从研究结果表明:

  阿帕替尼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耐受性及安全性良好;

  阿帕替尼联合同步放化疗,可延长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中位PFS和OS,并可用于治疗Ⅲ期不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

  在治疗Ⅲ期不能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阿帕替尼联合同步放化疗的不良反应较小。

  ▌新辅助化疗

  随着医疗发展,通过新辅助治疗,在一定的时间之内使肿瘤的缩小,达到有效的降期,从不可手术转化为可以手术,甚至可以达到根治性的手术切除。

  新辅助化疗可以理解为术前化疗。对于肺癌Ⅲ期的患者,通过新辅助化疗能够降低局部肿瘤分期,控制肿瘤在全身的发展,增加了手术完全切除的机会,并可能延长生存周期。

  新辅助化疗的优势:

  ·可减灭局部肿瘤和转移淋巴结细胞,增加手术的可切除性

  ·使肿瘤缩小、降低肿瘤分期

  ·消灭或预防术前可能存在的微小肿瘤病灶、微转移

  ·与术后患者相比,提高了化疗的耐受性

  ·术前因肿瘤血供保持完整,化疗药物更有效地到达病灶

  ·可测量出因病灶的存在,活体药敏检测的效果

  ·在新辅助化疗后,手术切除的病灶和转移淋巴结,能消除肿瘤组织的耐药性,抑制肿瘤复发及转移的根源

  ▌新辅助免疫+辅助治疗

  阿替利珠单抗

  随着免疫治疗的兴起,新辅助免疫治疗的临床试验也陆续开展。免疫治疗不仅可以应用于晚期癌症患者,而是向着术前和更早期的患者迈进。

  在Ⅱ期单臂试验AFT-16中,探讨了Ⅲ期不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放化疗前后使用阿替利珠单抗的新辅助及辅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试验入组人数64名,接受2-4周期阿替利珠单抗诱导治疗,再进行同步放化疗,最后是1年阿替利珠单抗巩固治疗。

  主要终点是12周的诱导治疗后,患者的疾病控制率(DCR)。次要终点包括客观缓解率(ORR)、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率(OS)、安全性和生存质量。

  研究结果显示:

  1.阿替利珠单抗的新辅助治疗和辅助治疗时,中位PFS达23.7个月、12个月时的PFS率为66%、18个月的PFS率57%,18个月OS率为84%,中位OS尚未达到。这些数据表明阿替利珠单抗可显著改善不可切除Ⅲ期NSCLC患者的生存获益。

  2.在完成同步放化疗的不可切除Ⅲ期NSCLC患者中,阿替利珠单抗新辅助和辅助治疗的12个月和18个月的PFS率,分别为78%和72%。

  总体而言,对于Ⅲ期不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在同步放化疗前和后,使用阿替利珠单抗都显示出良好的耐受性和显著的生存获益。

  结语

  虽然Ⅲ期不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没有手术切除的机会,但目前临床中可选择的治疗手段还有很多。

  除了上述的治疗方法外,有越来越多的新药和新的研究正在开展。

  未来还将会有更多新颖的治疗方式,可以提供Ⅲ期不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做选择,造福更多肺癌患者。

  来源:肺癌康复圈、觅健ET

2021-08-16 15:45

好医友小编

联系医学顾问


看不清?点击更换

医学顾问微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