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抗癌药医保准入谈判下月完成,出国看病迎来新变化
国家医保局最新消息,新一轮抗癌药医保准入谈判工作预计9月底前完成,拟谈判药品涉及肾细胞癌、黑色素瘤、慢粒白血病、淋巴癌等多个癌种。未来,因为药品出国看病的情况将越来越少,海外医疗行业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呢?中美跨境医疗行业领航者好医友为您解读。
抗癌药利好政策不断,无需为药出国看病了
据好医友统计,以往,不少患者之所以选择出国看病,很大原因在于新药可及性问题,体现在时间差和价格差两方面。时间方面,一般新药研发成功后,往往都是先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上市,中国市场严重滞后,经常会晚3-5年以上。那些想要尽快用上新药、新疗法的患者,只好无奈地选择海外购药甚至出国看病。此外,“天价”抗癌药,给许多癌症患者家庭带来沉重负担。这一情况在今年热映电影《我不是药神》中得到体现。
今年以来,情况有了明显改变。从5月1日起,我国将抗癌药等进口药品“零关税”政策。此外,九价宫颈癌疫苗、丙肝新药索磷布韦、肿瘤PD-1免疫治疗药物(Opdivo、Keytruda)等多个防治严重危及生命疾病的境外新药,在国内集中上市。这得益于国家一系列加快境外药品审评审批政策的出台。此次,关于抗癌药准入谈判工作,目前国家也正在与企业确认谈判意愿,拟谈判药品均为治疗血液肿瘤和实体肿瘤所必需的临床价值高、创新性高、病人获益高的药品,覆盖了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肾细胞癌、黑色素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癌、多发性骨髓瘤等多个癌种。谈判工作预计9月底前完成,谈判成功后,药价降幅普遍应在50%以上。
通过这些利好政策,我们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药品可及性问题很快将得到妥善解决,患者不用再为药无奈出国看病。而出国看病行业也将发生新的变化。
海外医疗返璞归真,远程会诊日益普及
药的问题解决后,还需要出国看病吗?其实,中美医疗的差距,除了新药、新技术方面外,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诊疗理念、流程、品质以及许多细节上。以癌症为例,中国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为30%左右,而美国达到了70%~80%。不同于国内医生单兵作战,在美国,多学科协作(MDT)制度十分成熟,特别是肿瘤,每个肿瘤案例都必须有肿瘤委员会(Tumor Board),由多学科专家综合制定最佳治疗方案。近年来,一些处于癌症早中期患者,也开始选择出国看病,除求药外,也越来越看重美国个性化的整体治疗方案。
此外,中国优质医疗资源紧缺且分布不均,美国优质医疗资源相对丰富且分布均衡,加上健全的预约、分诊制度,专科医生花在每个病人身上的时间更多,常常半小时看一个患者,对病情了解更透彻,诊疗方案也相对更严谨,误诊率更低。此外,美国医疗服务、就诊环境、人文关怀、患者隐私保护等方面也存在明显优势。这种现实下,出国看病将为四处求医的患者另辟蹊径。而海外医疗行业也将更加纯粹,日益回归医疗本身。
此外,国际远程会诊将迎来快速增长。作为中美远程医疗行业开拓者,好医友指出,以往,境外专家通过远程会诊给出治疗方案后,常因药品可及性问题而打折扣。未来,患者在获取海外专家的治疗方案后,就能更安心地在国内落地治疗和随访了。近期,国办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指出,到2020年实现远程医疗服务全覆盖,这无疑为国际远程会诊带来重大利好。
好医友:海外医疗可以更普惠!
然而,目前,出国看病的经济、精力、时间门槛仍较高,大部分患者其实并不具备出国看病的条件。“中介机构将海外医疗与出国看病划等号,方向就错了,并不符合趋势。”好医友创始人Henry Huang认为,海外医疗不应该是富人的专属特权,只有费用降下来,进入寻常百姓家,才能得到真正发展。国际远程会诊的诞生,则大大降低了海外医疗的费用和患者门槛。
好医友中美远程会诊
作为上市公司海峡创新(300300SZ)控股跨境医疗平台,好医友在美深耕医疗行业多年,签约了包括权威肿瘤专家在内的上万名美国医生,并与美国各顶尖医院保持良好合作。在国内,好医友已与200多家三甲医院共建“好医友国际医疗中心”,为患者提供了从线上会诊到线下治疗、随访的一站式闭环服务。患者最快只需24小时,即可用出国看病1%的费用,与美国权威专家“面对面”会诊,获取个性化治疗方案,并可在当地医院落地治疗,美国专家后续随访,实时跟进治疗情况。在好医友的努力下,这项看似“高大上”服务在部分城市已纳入了当地医保,正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
经中美专家评估,确有必要时,再通过好医友便捷赴美转诊。待患者回国后,再返回当地医院与美国主诊医生远程随诊并接受后续治疗,有效解决了中美诊疗“断档”的痛点。
2018-08-10 11:51
好医友小编
联系医学顾问
医学顾问微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