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医学顾问:400-886-0922 (24小时在线)
首页 > 医学资讯 >

吃饭太快会导致癌症的发生吗?

医学资讯 | 阅读量:

中国人一直讲究细嚼慢咽,认为狼吞虎咽的吃饭方式不仅有碍观瞻,对健康也不好。但是现在年轻人生活节奏加快,快节奏的生活使得吃饭速度也加快。虽然吃饭太快是一种不健康的习惯,但吃饭太快会导致癌症的发生吗?

增加胃癌的风险

其实,我们“消化”的第一步,就是咀嚼。食物在我们嘴里充分咀嚼,将食物切割成细块,唾液等消化液跟食物充分混合,更利于后续肠胃的消化。而如果食物不经过咀嚼直接进入胃中,肠胃来不及分泌出足够多的消化液去消化这些食物,将导致消化不良。

而长期的消化不良,食物堆积,则会对胃粘膜造成慢性损伤,胃粘膜在反复修复的过程中,就增加了癌变的风险,患胃癌的几率要比细嚼慢咽的人高。

除此之外,也会影响营养吸收,营养物质的吸收,也需要一个过程。而没有好好咀嚼,直接吞进去的食物,吸收的过程则需要更久,吸收效率要相对细嚼慢咽的人低很多。

除此之外,快速进食还会影响我们对于“饱腹”的判断,导致肥胖,而肥胖这个“万恶之源”所引起的疾病就更多了。

太热太快警惕食管癌

食管癌患病除了与患者遗传因素有关外,日常生活的饮食结构也导致食管癌发生,如长期吃饭过快,吃过烫的食物都会引起食管癌发生。

食道是食物经口腔到胃的通道,食管腔最里面的一层是粘膜上皮层,又薄又软,它直接同食物接触,而且最为频繁和密切,因而极容易受到食物的多种刺激。

进餐太快可使食物不能进行充分的咀嚼,颗粒粗糙、温度较高的饭菜,极容易损伤本身就很脆弱的食道粘膜上皮,使其破溃,引发急性炎症。假使炎症在食道的上皮形成疤痕,显然会影响其正常的运动功能,出现吞咽困难的情况就不足为怪了。

用餐细嚼慢咽并非越慢越好,因为消化食物的消化酶有分泌高峰,一般在十几分钟内,在分泌高峰中消化酶的浓度达到最佳的食物消化点,有益于营养元素的分解吸收。但用餐时间过长,也可能不会充分消化脂肪,容易堆积脂肪,引起肥胖。

所以说,过快或过慢进餐都可能引起肥胖。建议每餐细嚼慢咽的时间最好在二三十分钟左右,这是指实实在在咀嚼、吞咽的时间,并不包括吃饭中推杯换盏、聊天的时间。

出国看病专业机构好医友提醒:在要吃饱要吃好的同时,吃饭速度还要有把握。否则长期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导致癌症的发生率上升,一旦沾染上癌症,治疗过程是十分漫长和痛苦的,得不偿失。

2019-03-28 15:31

好医友小编

联系医学顾问


看不清?点击更换

医学顾问微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