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编辑技术有望阻止三阴性乳腺癌的生长,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少
三阴性乳腺癌因缺乏雌激素、孕酮和HER2受体而得名,占所有乳腺癌的12%,侵袭性高、易转移,是死亡率最高的乳腺癌。并且,这种乳腺癌更青睐年轻女性。手术、化疗和放疗是治疗TNBC的常规选择,但效果有限。
波士顿儿童医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肿瘤靶向CRISPR基因编辑系统可以有效且安全地减慢三阴性乳腺癌的生长。该系统被封装在纳米凝胶中,并注射到体内。
研究人员在人类肿瘤细胞和小鼠身上进行了原理验证,提出了一种潜在的基因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方法。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本周在网上报道了这项新的专利保护策略。
这项由波士顿儿童血管生物学项目的彭国博士(音译)和Marsha Moses博士领导的新研究首次成功地使用了靶向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来阻止TNBC肿瘤在体内的生长。该系统无毒,并可利用抗体选择性地识别癌细胞。
实验表明,CRISPR系统能够锁定乳腺肿瘤,并敲除Lipocalin 2基因,这是一种著名的促进乳腺癌生长的基因。CRISPR系统对肿瘤组织的编辑效率高达81%,该方法使小鼠模型的肿瘤生长速度降低了77%,对正常组织没有毒性。
精密的CRISPR传递系统
迄今为止,由于缺乏有效的CRISPR传递系统,将CRISRP基因编辑技术转化为临床治疗受到了限制。现有的一种方法是使用病毒来传递CRISPR系统,但病毒的“装载量”有效,还可能因感染目标细胞以外的细胞而产生副作用。另一种方法是将CRISPR系统封装在阳离子聚合物或脂质纳米颗粒中,缺点是这些物质可能对细胞有毒,并且往往在CRISPR系统达到目的地之前就被身体捕获或分解。
新方法将CRISPR编辑系统封装在由无毒脂肪分子和水凝胶组成的软“纳米凝胶”中。抗体附着在凝胶表面,然后引导CRISPR纳米颗粒到达肿瘤。这些抗体被设计用于识别和靶向ICAM-1,这是Moses实验室在2014年发现的一个三阴性乳腺癌的新型药物靶点。
由于这些颗粒柔软而有弹性,它们比以往的“硬颗粒”更能有效地进入细胞内部。虽然较硬的纳米颗粒也可以被细胞的摄取机制捕获,但软颗粒能够与肿瘤细胞膜融合,并直接在细胞内传递CRISPR系统。
该研究的第一作者彭国博士说:“使用软颗粒可以更好地穿透肿瘤,没有副作用,而且装载量更大。我们的系统显著增加了CRISPR的肿瘤传递。”
一旦进入细胞,CRISPR系统就会敲除促进乳腺肿瘤进展和转移的致癌基因Lipocalin 2。实验表明,致癌基因的缺失抑制了肿瘤的转移。尽管这项研究的重点是三阴性乳腺癌,但研究作者相信,新的CRISPR系统也可以用于治疗儿童癌症,或者用来提供传统药物。这些研究正在进行中。
“我们的系统可以精确和安全的方式向肿瘤输送更多的药物。”Moses说。
2019-08-30 15:57
好医友小编
联系医学顾问
医学顾问微信在线